“西四包子铺”最开始叫“二友居”,开业于清末民初,老板曾是晚清御厨,店内有两个伙计,一个干跑堂、一个做炒肝,生意兴隆。1956年公私合营,二友居转为国营,后来又更名为“西四包子铺”。2002年,因修建地铁4号线占地,“西四包子铺”搬到了西四丁字街东口,并且恢复了“二友居”的名号,但没过多久,又不知所踪。最近,消失数年的“西四包子铺”又回来了。
西四包子铺店面位置不大,小小的柜台里一边是收银、一边是取餐,四周的桌椅大概能容纳近20人就餐。店内墙上挂着西四包子铺的老照片,怀旧感十足。
西四包子的特点就是半发面、皮薄、鲜嫩、流汤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