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登录

欢迎来到金商网! 「设为首页」「加入收藏」
金商网首页金商资讯行业#社区电商# 中百推出“鲜香”社区新业态,单月开店30家,火锅食材成“到家”切入口
更多 >新闻推荐
更多 >百科推荐
更多 >项目招商
更多 >资料下载

#社区电商# 中百推出“鲜香”社区新业态,单月开店30家,火锅食材成“到家”切入口

2020-12-04 09:44 第三只眼看零售

核心提示:要在诸多社区生鲜业态中突出重围,除了密集开店,提升商品力,还能如何做?这是不少零售商超思考的命题,而武汉中百则看中了方便食材的突破性。

 

要在诸多社区生鲜业态中突出重围,除了密集开店,提升商品力,还能如何做?这是不少零售商超思考的命题,而武汉中百则看中了方便食材的突破性。

 

据了解,中百超市于10月24日推出其新业态“鲜香”社区食材店,一个月内已开业超过30家门店。该业态主打火锅食材,并拓展至常温食材、冷冻冷藏食材、火锅底料、火锅蘸料、火锅用具、啤酒、饮料、低温奶等11个品类,涉及300多个SKU。

 

据中百超市官方表示,鲜香社区食材店将在2020年底覆盖武汉市区50家门店,通过线上到家、线下开店一体化运营模式集客。快速复制之下,可见中百超市将其作为重点工程推进。它所切入的火锅食材店业态,也是盒马、锅圈食汇、海底捞等不少品牌共识,并纷纷入局。

 

一方面,消费者在家消费火锅的需求持续增长,例如海底捞外卖业务2020年上半年营收4.1亿元,同比增长超一倍。另一方面,火锅食材店也逐渐成为资本方关注的热点赛道,锅圈食汇累计融资额便接近10亿元人民币。

 

而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,在现有供应链基础上发展火锅食材店业务,是其发展到家业务的有利切入口。尤其是就净菜品类而言,购买频率较低,客单价较低、损耗较大等问题是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典型问题。而以冷冻食材为主,搭配切配类净菜的火锅食材,则有可能在“火锅”场景中将客单价做到50元以上,并适当降低损耗率。

 

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认为,中百超市推出社区食材店透露出对于消费市场的两点判断,一是细分品类专业店正成为零售企业突破同质化门店的重要方向,包括门店面积较小,接近社区、客群细分聚焦等因素均有利于其复制发展。二是推出组合业态,覆盖多个消费场景,抓住餐饮消费社区化等新需求,是零售企业应对社区团购等跨业态竞争的可行之道。

 

但火锅食材市场也并非一片蓝海。类似于海底捞、锅圈食汇、三全食品等品牌早已布局多时,在占领消费者心智、聚集产业链资源、积累实操经验等层面具有先发优势,留给中百鲜香食材店的机会空间也随之缩小。

 

 

客单价高、损耗低

拉动净菜销售

 

按照中百超市规划,鲜香社区食材店是其捕捉商机后迅速上马的新项目。其定位优势为免去居民前往不同超市区域选购的麻烦,以“中央厨房,素食一绝;免洗蔬菜,懒人福音;甄选小包装,拒绝浪费”的特点,满足消费者“一站式”购物需求,同时对标“居家需求”,通过将目标顾客群从“选、洗、切、配“等家务中解脱出来而获得消费者投票。

 

这里面即透露出中百超市为何选择当前节点推出火锅食材店,包括消费习惯变化、行业竞争、供应链优化等因素均有涉及。

 

这些消费习惯变化,可谓危中有机。其中负面影响在于,中百超市身处新冠疫情中心武汉,其周边消费者在封城、闭店阶段中大多养成了通过线上购买生鲜的消费习惯。即便是疫情进入后半段,一些社区因进行防疫管控而关闭部分出入通道,便会改变居民动线,进而波及到周边社区生鲜店。

 

“比如说以前小区有东、西门,现在西门关了,开在西门口的生鲜店也就没有人去了。”一位武汉消费者举例称。

 

而机会点是,疫情带来的防控习惯,也促使部分消费者降低在外就餐频率,养成在家做饭等习惯,并且更看重食材安全、卫生、以及大品牌背书等要素。换句话说,零售企业如果能将此前通过外卖、餐饮店消费的顾客收入囊中,不仅能为其带来订单增长,还有可能优化客群结构,增加年轻消费者占比。

 

这使得当地零售企业即要强化其线上到家业务,以此弥补线下流量受阻的负面影响,同时也催生了更严峻的线上流量争夺态势。

 

例如盒马、橙心优选、美团优选等不少社区团购平台就将武汉作为重点战场,而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,生活习惯、消费水平差异性较小,武汉也是不少巨头进攻长沙的前站。为此,消费者会被社区团购补贴分流,供应商价格体系会受到社区团购影响,即便是招聘员工、发展加盟也会被社区团购的高额团长佣金截流。

 

这样看来,中百超市通过火锅食材店突围也就不难理解。尤其是通过锅圈食汇等企业案例来看,这是一个目前来看性价比较高,可行性较强的生意。

 

一方面,火锅食材店客单价较高,损耗率较小,有利于其前期摸索供应链模型,快速复制门店。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,锅圈食汇表示其关店率水平极低,以历史累计关店数量/在运营门店数量测算,平均在1.4%左右。其客单价为85.9元,月度会员消费频次平均为四次,基本反驳了外界关于火锅食材店刚需型不强的问题。

 

另一方面,火锅食材店大多营业面积较小,用工量不大,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,跑通单店模型。据锅圈食汇数据显示,其门店平均员工数仅为3人,单小时人效在207.5元左右。而且门店开业一年后仍能保持增长。例如同店订单数增长33.8%;同店营业额增长48.4%。

 

具体到中百超市来说,发力火锅食材也可以与原有业态结合,形成多渠道布局效应,在工作日三餐、周末聚餐、尝鲜消费等不同场景中吸引消费者。而且,中百超市搭建的中央大厨房,此前从产能供应来说并未完全饱和,当下通过火锅食材业态销售净菜,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摊薄运营成本,提高流通效率。

 

 

警惕竞争“红海”

三股势力抢滩火锅食材

 

虽然火锅食材业态受到资本市场、消费者追捧,但它也正变为一片竞争红海。

 

目前来看,希望在火锅食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可划分为三股势力。其中锅圈食汇、涮便利、九品锅等品牌属于入局较早,门店数覆盖面大的一拨创业型品牌。其优势在于具有相对稳定、忠诚度较高的顾客群体,且基本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。

 

例如锅圈食汇已经摸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运营体系。他们会基于消费者收入水平、消费偏好、消费历史、地理位置等因素一面赋能供应链上游,通过优化调度、海量订单管理、全程冷链监控预警、移动化即时管理等方案提升效率、降低损耗;一面赋能下游门店,推动会员管理、营销管理、需求预测、精准备货、产品营销、选址选品、产品定价等事项优化。

 

第二股势力则是以海天、三全、蜀海等品牌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。他们大多布局产业链多年,具有相对完备的供应链基础,且在资金、资源、渠道等方面优势明显。

 

举例来说,三全食品即推出其火锅食材项目“涮烤汇”,希望打造新品类增长点,通过火锅料烧烤类开启第二增长曲线。三全食品通过其商超渠道资源,在超市门店中以“店中店”模式推动专区陈列销售,不仅有火锅丸子、还有牛羊肉卷、毛肚、主食、蘸料、底料等各类食材。

 

据三全食品表示,“将在全国召开20场经销商会议,重点布局华东、华中、华北、西南的基础上辐射全国,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打造5000个以上的场景化集中陈列终端”。

 

而第三股势力的主要组成者,就是包括盒马、中百等企业在内的零售跨界玩家。他们在触达终端消费者层面具有基础优势,且能够通过多业态整合弥补火锅食材品类空缺,使消费者建立刚性购买习惯。

 

由此可见,火锅食材赛道虽然从营收、成本等层面来看优势较为明显,但也吸引了诸多入局者瓜分蛋糕。随着全国性品牌发展,资本推动参与其中,火锅食材品牌的区域间并购、整合,淘汰等现象也会逐步出现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关于火锅食材业态的商品供应链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。

 

比如说包括锅圈食汇等头部品牌在内,不少企业均未从总部向门店供应净菜,而是以冻品为主,说明净菜难题未被攻克,品牌方大多是允许门店自行采购叶菜类商品。

 

这就为火锅食材品牌发展埋下隐患,尤其是加盟模式下, 一些加盟店出现次品、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随之提高,一旦出现问题即会对整个品牌造成负面影响。不过,上述现象也提供了抢先解决问题者的突围可能,即谁最先解决净菜供应链流通难题,谁就有可能拿到下一个赛段的入场券。

文章关键词:生鲜电商 社区电商
有意转载本站内容,请与金商网联系。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。若经同意转载,请注明文章来源和地址链接

上一篇:#大事件盘点# 崇明万达广场等多个项目开业,首个啦啦宝都商场项目竣工

下一篇:#今日晨报# 京东物流年后港股上市;谷歌永久关闭Google Poly;LVMH旗下酩悦轩尼诗入驻饿

返回顶部